拿到红米K70 Pro已经10天了,在这段时间里,我深入地体验了它的各种功能,并取代了我手上的小米14。抛开参数,不吹不黑,来说一下真实感受。
1,手感。红米K70 Pro摸起来的手感真的有点像是放大版的小米14,它们的厚度几乎一样,两者都是直屏,直角金属边框,去掉了塑料支架。用过这么多红米,红米K70 Pro是第一台质感比肩小米数字旗舰的手机。
2,屏幕。3840HZ PWM超高频调光看起来真舒服,加上青山护眼技术,我连续玩七八个小时都不会累眼的屏幕,虽然缺少了LTPO是个遗憾,但是不追求省电的话也无所谓了。另外,红米K70 Pro虽然屏幕各项参数优于小米14,但是实际差距很小。
3,设计。正面都是挖孔屏,没什么稀奇的,不过这次的边框真的窄,观感都接近4边等宽了。后盖采用玻璃,隐约的“火山岩”纹理,说不上高级,也不至于败好感。辨识度最高的就是相机模组,一块超大的方框玻璃Deco,以及“四筒”状排列的相机,给人一种Ultra青春版的感觉。
4,相机。我对比了它和小米14在各场景下的拍照,比起小米14,进光量肯定是更低一些,主要体现在暗部细节上,毕竟传感器尺寸弱一档。另外,小米14拍出来的画面更通透自然,而红米K70 Pro的影调对比度高一些,两者都很优秀。
5,性能。骁龙8Gen3+LPDDR5X+UFS 4.0,顶级性能没得说,那就测个原神吧。打开1080P+顶级画质+60FPS,平均帧是59.2,平均功耗是4.67W,排除因为界面UI变化导致的掉帧,几乎可以说是满帧。
运行43分钟后,温度会爬升到45度左右,这段时间基本可以把每日委托、每日任务做完了。至于2K原神,刚刚才推送了系统更新,等会再测试一下。1080P+顶级画质下,温度曲线是这样的,基本已经把骁龙8Gen3榨干了,2K大概率是稳不住的,除非有散热背甲。
6,快充,红米K70 Pro搭载5000毫安电池,120W有线充,20V6A高压快充方案,实测是25分钟充满,基本够用了。没有无线充反而是好事,反正都用不上,砍掉反而可以减少重量。
7,细节。为了压低价格,红米K70 Pro是有点妥协的。比如不支持IP68,USB速率只有2.0,比较弱的X轴线性马达,幸好这都是我不在意的地方(反正打游戏都用不上)。
但是,抛开手感,只谈参数,都是耍流氓。红米K70 Pro的厚度是8.21mm,209g。一加12约220g,厚9.15mm,真我GT5 Pro和一加12差不多。
用了红米K70 Pro接近10天,作为游戏机真的没毛病。当然,同时期的性价比机型,突然开始卷影像,长焦,导致红米K70 Pro已经不是参数最亮眼的产品。
说实话,有时候买小米不是为了参数,而是小米更懂我们——比如坚守多年的直屏,以及倾听用户心声的MIUI/小米澎湃OS,以及小米独有的企业文化。
小米做性价比,是在坚持初心。而友商做性价比,只是短期内刺激销量的手段。红米K70 Pro依然是一款坚持初心的性价比产品,这对我来说就够了。